茄子菌核病的发生原因?

2025-05-02 09:43

茄子菌核病是由核盘菌侵染引起的真菌病害,主要危害茎、叶、花和果实。茎部受害初期呈水渍状淡褐色病斑,后变为灰白色,湿度大时病部生白色棉絮状菌丝,皮层霉烂,髓部解体成碎屑,病茎表面或髓部形成黑色菌核。叶片受害呈水浸状,后变为褐色圆斑,有时具轮纹,病部长出白色菌丝,干燥后斑面易破。花蕾及花受害出现水浸状湿腐,后脱落。果实受害端部或向阳面出现水浸状褐斑,后变褐腐,稍凹陷,斑面长出白色菌丝体,后形成菌核。

该病最适感病生育期为成株期至结果中后期。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种植过密、棚内通风透光差及多年连作等的田块发病重。年度间早春多雨或梅雨期间多雨的年份发病重。早春连续阴雨、棚内低温高湿、种苗及土壤带菌是茄子菌核病发生的重要条件。棚内3月底开始发病,5月上旬达发病高峰,随气温迅速上升病情减轻。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