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果仁斑点病又称栗黑斑病,主要分为黑斑型、褐斑型和腐烂型三种症状。黑斑型在栗种仁表面产生大小不一的坏死斑点,颜色从黑褐色至炭黑色,病部深入内部,切面呈灰白色、褐色、灰黑色或炭黑色,部分病栗切面有灰白色或灰黑色的条纹状空隙。褐斑型在栗种仁表面形成深浅不一的褐色坏死斑。腐烂型则表现为栗种仁呈褐色或黑色干腐或软腐。前两类占90%左右,前期以褐斑型居多,后期以黑斑型为主。
防治方法包括:
1.加强树体管理,增强树势,及时剪除病枯枝,减少侵染病原。
2.缩短采收、暂存时间,及时将栗实放入1~5℃的冷库存放。
3.采收成熟栗实,尽量减少机械伤,采收后立即预贮沙藏,防止栗仁失水风干或呼吸增温。
4.坚持田间提前喷药防治,减少潜伏性带菌病果。
5.果实贮存前可用0.05%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浸果3分钟,或用7.5%盐水漂洗,捡除悬浮病果。
6.采收时注意减少栗果机械损伤,用7.5%盐水漂洗果粒,除去漂浮的病果粒,将好果粒捞出晒干、贮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