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卜霜霉病发病规律主要有哪些?

2025-04-29 13:59

温湿度对萝卜霜霉病害的发生和传播有很大的影响,其中温度影响着病害发生的时间,湿度决定着病害发生的程度;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湿度越大病害发生的越严重。一般温度在16-24℃范围内,相对湿度(RH)大于70%时,易发病。此外,昼夜温度相差大时也易于发病。不同萝卜品种,抗性也不尽相同。相较于抗萝卜霜霉病萝卜品种,病原菌孢子囊在感病品种中的潜育期短,萌发率高,生长速度快,形成的吸器较多。就萝卜形态抗性而言,平展叶簇的萝卜较直立的更易感病;板叶萝卜比花叶萝卜抗病性弱;白皮萝卜较红皮、青皮萝卜抗性强。以菌丝体在采种株内越冬,翌年春季产生孢子囊侵染幼苗或种株。从气孔或直接穿透表皮侵人寄主。田间借助风雨传播。秋季多雨,高湿,昼夜温差大,多雾重露,病害易于流行。播种早,遇温暖多雨天气,发病重。栽培中,连作、低洼地、密度过大、长势衰弱等情况下发病重。前期病毒病重,降低了植株抗性,会加重霜霉病的危害。防治包括农业防治(选择耐病品种、种植中或晚熟品种、茬口轮作、清洁田园、加强田间管理)和化学防治(在发病初期开始喷药,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1-2次)。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