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及分生孢子随病株残余组织遗留在田间越冬。在环境条件适宜时,菌丝体产生分生孢子,通过雨水反溅及气流传播至寄主上,引起初次侵染;并在病部产生新生代分生孢子,成熟后脱落,借风雨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加重危害。病菌喜高温高湿的环境,适宜发病的温度范围15-38℃;最适发病环境温度为25-32℃,相对湿度90%以上;最适感病生育期为成株期至座果期;发病潜育期5-10天。上海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番茄煤霉病的主要发病盛期在5-10月。年度间春、夏季多雨,或梅雨期间多雨的年份发病重;夏秋季多雷阵雨的年份发病重;田块间连作地、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田块发病较重。栽培上种植过密、通风透光差、浇水过多、不及时整除下部老叶的田块发病重。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或土壤中越冬,靠分生孢子侵染传播蔓延,借风雨、蚜虫、白粉虱等害虫传播,露地在长时间阴雨和梅雨季发病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