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流胶病的发病规律是什么?

2025-04-24 14:48

病原菌产生子囊孢子及其无性型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4-10月都可侵染,主要从伤口侵入,前期发病多,该菌寄生性弱,只能侵染衰弱树和弱枝,具潜伏侵染特性。生产上枝干受冻、日晒、虫害及机械伤口,病菌常从这些伤口侵入,一般从春季树液开始流动,就会出现流胶,6月上旬发病逐渐加重,雨日多受害重。桃树流胶病发生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有:①由真菌性、细菌性病害(如霉斑穿孔病、疮痂病、腐烂病等)引起流胶。②根部病害如根癌病、线虫病等使树体生长衰弱,降低抗性,也易引起主干、主枝、小枝流胶。③枝干被天牛、吉丁虫、蚱蝉等蛀食引起主干、主枝和小枝流胶。④机械损伤、剪锯口、雹害、冻害、日灼也能引起流胶。⑤水分过多或不足,施肥不当,修剪过度,栽植过深,土壤黏重或土壤过酸,连作等,都会导致流胶发生。⑥桃树施肥上普遍存在重氮轻磷少钾现象,造成树体徒长,流胶严重。桃园长期偏施氮肥,缺乏有机肥,一方面使土壤板结,理化性状差,另一方面导致元素间营养失去平衡,尤其是偏施氮肥,会加剧树体钾、钙、硼元素的缺乏,造成树体生理上的障碍,抗性弱,流胶重。由细菌性病害引起,大樱桃细菌性穿孔病发生严重,叶部病害侵染枝干,引起水渍状坏死斑,随着坏死斑扩大和深入即产生流胶,枝干病斑是第二年叶部病害的主要侵染源。樱桃流胶病每年有2次发病高峰:一次是5月下旬至6月中旬,另一次是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到9月下旬至10月中旬缓慢停止。最早从5月中旬开始发生,雨季时病情加重。流胶程度与树势、土壤、灌溉密切相关,树势越弱,发病越重,过度灌溉发病越重,粘重土壤以及河滩地、低洼地发病较重。施氮肥多、旺长、修剪量大、病虫害严重的树比幼龄树、壮树、施有机肥多的树发病重。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