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细菌性斑疹病病原特征是什么?

2025-04-23 07:59

叶片染病,产生深褐色至黑色斑点,四周常具黄色晕圈;叶柄和茎染病,产生黑色斑点;幼嫩绿果染病,初现稍隆起的小斑点,果实近成熟时,围绕斑点的组织仍保持较长时间绿色。番茄细菌性斑疹病又名细菌性斑点病、细菌性褐斑病。病原为丁香假单胞杆菌、番茄叶斑病致病型细菌。病菌可在番茄植株、种子、病残体、土壤和杂草上越冬,在干燥的种子上可存活20年,可随种子调运远距离传播。基肥撒施不均匀,根系扎在肥料上烧根。建议喷施碧护1包或爱多收3毫升每桶水,2-3次为宜,结合灌根效果较好,也可以冲施生物菌剂1-2次。番茄细菌性斑点病又称为细菌性斑疹病、细菌性叶斑病、番茄“机油病”,是危害番茄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在番茄茎秆上出现黑斑症状,该症状很多菜农常认为是晚疫病,由于茎秆上这两种病害危害症状相似,常造成误诊,延误治疗时机,发病后会导致植株发育迟缓,造成果实膨大受阻或幼果开裂,一般减产30%,严重时将减产50%以上,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提醒广大菜农提高警惕。番茄细菌性斑疹病主要为害叶、茎、花、叶柄和果实,尤以叶缘及未成熟果实最明显。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