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的脐腐病主要跟什么有关?

2025-03-08 07:18

番茄脐腐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果实膨大期间,特别是开花后供给钙素不足所致。土壤过干、地温过高、氮肥过多及酸性土壤均使根系对钙的吸收受阻,都能引起此病的发生。该病属于一种生理病害,一般认为是由于缺钙引起,即植株不能从土壤中吸收足够的钙素,加之其移动性较差,果实不能及时得到钙的补充。

脐腐病的发生期是在开花后的12-15天,这一时期果实体积增长相对较快,对钙的需求量较大,容易引起局部缺钙,导致脐腐病的发生。水分供应失调也是重要原因之一,生育期间水分供给不均或不稳定,尤其干旱情况下,或根系吸水能力弱时,或忽旱忽湿,水分供给失衡,果脐部争夺不到水分使其生长发育碰壁,导致果实大量失水,果肉坏死,形成脐腐。干旱条件下喷洒波尔多液发病重。

光照弱、生产时间长、土壤含水量高也会引起脐腐病。施肥不当,如施用未经腐熟的有机肥、肥料使用过多、距根系太近,引起烧根,使根系吸水受抑制,造成生理缺水,这也是发生脐腐病的重要因素。田间管理不善,如耕深不够、松土层过浅、土壤板结,使根系难以下扎伸展,影响水分吸收。前期浇水过多,坐果期干旱缺水,中耕松土不及时等,都会造成水分失调。高温、大风天打叉,伤流过多也容易引起生理缺水导致发病。沙质土壤或黏重土壤易发病。

所以,番茄的脐腐病主要跟钙有关。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