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用抗病品种。种植南瓜地要选地势高燥,通风透光,排水性能好的田块,进行深沟高畦栽培,施足有机栏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的抗病性。生长前期适当控制浇水次数。日出后棚温控制在25~30℃,通风使相对湿度降到60%~70%,做到温湿度双限制,抑制发病,同时利于南瓜光合作用;下午温度降至20~25℃,相对湿度降到70%左右,实现单湿度抑制病害,温度利于光合物质的输送和转化。利用南瓜和病原菌对高温忍耐性的不同来抑制病菌发育或杀死病菌。适当通风,保持湿度在65%左右,控制好温湿度,避免高温高湿为霜霉病营造发病环境。在发病初期,晴天中午将大棚封闭,提高棚内的温度,将南瓜植株生长点附近的温度提高到45℃左右,保持3小时,然后再逐步通风降温。闷棚时要保持土壤充足的含水量,避免温度过高导致南瓜生长点被灼伤。南瓜霜霉病主要在温暖、高湿的条件中发病,会影响产量与质量。在发病初期,可以选用乙磷锰锌或普力克水剂、甲霜灵粉剂等农药进行喷施防治。同时及时进行排湿,降低田间湿度,有利于减轻病情。设施栽培南瓜遇连阴天棚内湿度过高时每亩可以选用45%百菌清烟剂220克熏烟防治或新型霜霉病防治专用粉尘剂300克进行喷粉防治,5~7天喷施1次,连续喷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