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措施:
1.种子消毒。
2.加强栽培管理,施足基肥,增施有机肥料,注意氮磷钾肥的配合施用,防止偏施氮肥。及时拔掉病株。
3.发病初期用百菌清、苯醚甲环唑乳剂、菌素清等防治。防治可用百菌清、扑海因、多抗霉素、咪鲜胺、抑霉唑等交替使用喷雾防治。同时建议加入芸苔素、微肥,提高抗病能力。
4.发病初期,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4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300倍液喷雾,每隔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
5.在发病初期,即田间平均每个植株上出现1~2个病斑时开始喷药防治,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3次。较有效的药剂有:40%用得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50%利得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70%乙磷锰锌可湿性粉剂倍液,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