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高产优质抗病品种是控制大豆病害的经济有效措施。进行合理轮作换茬,减少病菌来源,增强大豆植株抗性。翻地灭茬可减少病菌来源,秋翻将植株残体翻入地下,大大减少田间越冬菌源,从而减轻病害发生程度。精选种子,淘汰病虫粒,进行种子处理:35%多克福大豆种衣剂,用种子量的1.0%-1.5%拌种。依据当地病害发生情况和预测预报进行田间喷药防治。
大豆叶斑病防治措施:当大豆田已出现叶斑病时,要及时打药防治,越早效果越好。在大豆叶斑病发生初期,可选择以下常用药剂:吡唑醚菌酯、丙环唑、氟环唑、代森锰锌、苯醚甲环唑等单剂,或者是唑醚·氟环唑、苯甲·丙环唑、苯甲·醚菌酯、腈菌·咪鲜胺等复配药剂。根据当地叶斑病的发生情况以及抗药性,选择合适的药剂,如果发生比较严重,一次效果不佳,可间隔10天左右,再次喷施。
农业防治措施包括: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的病株残体,带出菜田深埋或烧毁,实行与非豆类植物3年以上轮作。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喷药防治,可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90%疫霜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乙·锰可湿性粉剂400倍液,72%克霉星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克露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2%克抗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安克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倍液等药剂喷雾防治,每7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选用优良品种如绥农8号、小寒王等大豆优良品种。此外中黄2号、3号、4号,九丰3号也可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