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苗后20—30天,大豆开始花芽分化,这一时期因品种不同而异,同时分枝也在生长,故称为分枝期。大豆是短日照作物,花芽形成需要每天一定连续不断的黑暗条件。若连续黑暗缩短到一定程度,植株将终止花芽分化,无法开花;反之,延长黑暗时间可提早开花成熟。花芽分化期,植株生长旺盛,所需养分、水分较多,若养分不足会减少花数,降低产量。因此,保证土壤中充足的水分和养分,才能为多开花、多结荚打好基础。
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分枝芽可能受到抑制而不产生分枝,尤其在光照不足、过度密植及肥水不足时,分枝产生会推迟,甚至节位提高。这表明分枝的产生受光照和营养状况影响。光照充足、营养状况好时,分枝数量增加。此外,不同品种分枝能力也有差异。因此,在确定种植密度时,除考虑土壤肥力、施肥水平外,还需考虑品种的分枝能力。分枝力强的品种在肥沃土地上可稀植,以发挥分枝的增产作用;分枝力弱的品种则应适当密植,主要依靠主茎增产。分枝对田间密度及产量具有调节作用,在缺苗断条情况下,边际株分枝的增加可弥补因缺株造成的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