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白粉病是怎样形成的?

2025-04-10 17:15

葡萄白粉病的生长和发育要求较高的温度,与大多数的真菌不同,葡萄白粉病菌是一种最能耐旱的真菌,虽然较高的相对湿度利于其分生孢子的萌发和菌丝生长,但在相对湿度低于8%的很干燥条件下,其分生孢子也可以萌发;相反,多雨对白粉菌反而不利。生长季节干旱的葡萄种植区,有利于白粉病的发生和流行;对于雨水中等的葡萄种植区,遇到干旱年份,白粉病的发生和流行机会就大;生长季节雨水多的地区,白粉病不易发生和流行;所以设施栽培的葡萄(避雨栽培、温室和大棚葡萄)最有利于葡萄白粉病的发生和流行。只要气候条件适宜,葡萄白粉病即可发生。气温29-35℃时病害发展快,干旱、雨后干旱或干湿交替,适合病害的流行种植过密,施氮肥过多,修剪、摘副梢不及时,枝梢徒长,果园郁闭,通风透光不良,植株表皮脆弱,易发病。嫩梢、嫩叶、幼果较老熟组织感病。葡萄白粉病为真菌性病害,病原菌为葡萄钩丝壳菌。病原菌以菌丝体在受害组织或芽鳞内越冬,第2年春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穿透表皮进行初次侵染,生长季节可进行多次再侵染。干旱的夏季和温暖而潮湿、闷热的天气有利于白粉病的大发生。一般6月开始发病,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发病达盛期,9~10月份停止发病。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