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芽时出现酒糟气味多半发生在种芽破胸高峰期。种子呼吸旺盛,需要大量氧气,如不及时翻堆散热通气或加25-26℃温水降温,种堆中极易产生高温(40℃或更高)。高温缺氧导致种子进行无氧呼吸,引起酒精积累中毒,产生酒糟气味,种芽也常受到高温灼伤。被高温灼伤的种子,酶的活性被破坏,发芽慢而不齐,甚至成为哑种。已发出的种芽出现畸形,根尖和芽尖变黄甚至枯死。严重时种子黏手,伴有浓重的酸味。
为防止烧芽或产生酒糟气味,在催芽过程中必须经常检查。种芽破胸后立即用25-26℃的温水降温,保证种子在25-28℃条件下催芽。如发现温度超过30℃,应及时翻堆散温。如有轻微酒糟气味,应立即散堆摊晾,降低种温,并用清水洗净,待多余水分控净再重新上堆升温催芽,这样可以挽救大部分种子。
水稻催芽时发生酒精味是因为制种时用九二0过量,且晒种时堆呕时间长,浸种时没勤换水,这是通病,管理不好会烧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