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根腐病菌在种子内外和病残体内越冬,如不重视药剂拌种或拌种粗放,同时由于连作土壤带菌量大,造成病菌残留逐年积累。气候环境如冷害、涝害、旱害、冻害等引起植株衰弱均能引起发病,生长后期高温高湿易蔓延。田间管理措施不当,不能适期播种,整地质量差,播种过深或过浅等,均能引发和加重小麦根腐病的发生。小麦根腐病在土壤过于干旱或潮湿时发生重;幼苗受冻病情加重。成株期叶部发病与气候、寄主生育状态及叶龄有关。根腐病的发生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土壤板结,播种时覆土过厚,小麦连作和种子带菌等因素均可促进苗腐发生。成株期叶片发病的空间分布呈S曲线型,初期病情增长缓慢,中期发展迅速,后期平稳。叶部病情与病菌密度、气象条件和寄主抗性密切相关。小麦生育前期温、湿度低,菌源量小,发病轻,抽穗前叶片抗性较强,病情增长速度缓慢,抽穗后抗性下降,温、湿度升高,经多次再侵染后菌源量增多,病情迅速增长,乳熟期后,增长速度减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