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缺氮症状及防治技术?

2025-04-09 12:41

玉米缺氮的主要症状:玉米植物生长缓慢、叶片狭小,茎秆纤细、叶色变为淡黄绿色,并且下部叶片早衰老化。缺氮时,老叶首先表现症状,然后发展到植株较嫩的叶片上。这种症状的出现,可作为缺氮的指标,根据土壤肥力适量施用氮肥,是有效的增产措施。玉米缺氮时,幼苗瘦弱。叶片呈黄绿色,植株矮小。氮是可移动元素,所以叶片发黄从植株下部的老叶片开始,首先叶尖发黄,逐渐沿中脉扩展呈楔形,叶片中部较边缘部分先褪绿变黄,叶脉略带红色。当整个叶片都褪绿变黄后,叶鞘将变成红色,不久整个叶片变成黄褐色而枯死。如果玉米生长后期仍不能吸收到足够的氮,其抽穗期将延迟,雌穗不能正常发育,导致严重减产。

施足基肥,结合春耕地面撒施或条施化肥,如尿素、硫酸铵、氯化铵、碳酸氢铵等,一般每公顷施纯氮60~75千克。最好把农家肥和化肥混合在一起作基肥,以提高化学氮肥的利用率和土壤氮素的供给能力,延长肥效期。在苗期和抽雄期追施氮肥,可用尿素、碳酸氢铵、硝酸铵等,一般每公顷用纯氮75~112.5千克。可在玉米根旁6~10厘米远,开6~10厘米的沟,或挖6~10厘米深的坑,把肥料撒在沟内或坑内,立即覆土盖严踩实,玉米苗期发现氮缺乏引起缺素症时,可叶面喷施1.5%的尿素水溶液,迅速补氮。

缺氮田块的植株生长缓慢,苗矮小;叶色淡,叶片从叶尖开始变黄,沿叶片中脉发展,呈“V”字形,上部叶片黄绿、下部叶片由黄变枯。基肥不足、大雨后氮素流失或反硝化严重的田块易发生缺氮症。提前深翻地,配合腐熟农家肥施入。切忌施入没有腐熟的农家肥,秸秆还田的要增加尿素,促使玉米播种前腐烂,避免和玉米争抢氮素营养。玉米播种期穴施或者窝施10公斤左右尿素,种肥不要和种子接触,保持土壤潮湿,避免氮素流失。追肥。苗期、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追施碳酸氢铵速效肥。如果出现缺氮症状,立即喷施0.5%~1.0%尿素液,促使缺氮症状消失。配合磷肥和钾肥施入,保证玉米整体需求。玉米对锌元素敏感,可以采取底肥施入1公斤硫酸锌,锌肥拌种和苗期叶面喷肥解决。科学施肥。氮肥要求深施,结合浇水或者保持土壤潮湿的时候进行。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