瘤黑粉病最初时病瘤外表为白色或灰白色薄膜,内部幼嫩时为肉质,白色瘤内部为白色,以后瘤内充满黑粉,在外膜破裂后散出。被侵染的组织因病菌代谢产物的刺激而肿大成菌瘤。瘤的形状和大小因发病部位不同而有差异,茎节瘤和果穗上的瘤大如拳头或更大些,而叶上的瘤仅有豆粒大小。雌穗可全部变成黑粉或仅部分籽粒受害;雄穗的部分小花也可受害,形成袋状肿瘤,内部充满黑粉。该病菌可侵染玉米幼苗、茎节、腋芽、雌穗、雄穗、叶片和根的幼嫩分生组织,形成形状、大小不同的瘤状物。病瘤初为白色,内部亦为白色,肉质多汁,迅速膨大后逐渐变黑,外膜破裂后散出大量黑粉。雄穗上部分小花受到侵染,则长出囊状或角状的小瘤,常数个病瘤挤在一起,穗轴上生病瘤后,引起穗轴屈折,呈各种畸形。瘤黑粉病的主要诊断特征是在病株上形成膨大的肿瘤。玉米的雄穗、果穗、气生根、茎、叶、叶鞘、腋芽等部位均可生出肿瘤,但形状和大小变化很大。肿瘤近球形、椭球形、角形、棒形或不规则形,有的单生,有的串生或叠生,小的直径不足1厘米,大的长达20厘米以上。肿瘤外表有白色、灰白色薄膜,内部幼嫩时肉质,白色,柔软有汁,成熟后变灰黑色,坚硬。玉米瘤黑粉病的肿瘤是病原菌的冬孢子堆,内含大量黑色粉末状的冬孢子,肿瘤外表的薄膜破裂后,冬孢子分散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