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大斑病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病原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的形式附着在病残组织内越冬,成为次年初侵染源,同时种子也可能带有少量病菌。田间过程中,玉米植株被病原菌侵染后,约10至14天内在病斑上可产生分生孢子,这些孢子通过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疾病流行的因素不仅与玉米品种的感病性相关,还受环境条件、菌源量及栽培条件等多重影响。
玉米大斑病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病原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的形式附着在病残组织内越冬,成为次年初侵染源,同时种子也可能带有少量病菌。田间过程中,玉米植株被病原菌侵染后,约10至14天内在病斑上可产生分生孢子,这些孢子通过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疾病流行的因素不仅与玉米品种的感病性相关,还受环境条件、菌源量及栽培条件等多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