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果实发育后期或转色期遇到夏季高温、烈日、干旱、水分过多等情况,果实表皮薄,果肉含水量多,果皮的生长与果肉组织的生长膨大速度不相适,膨压增大产生裂果现象。果实生长期间,土壤水分供应不均匀,是产生裂果的主要原因。但品种不同,对裂果的抗性也有差异,一般长形果果蒂小、棱沟浅的小果型品种,或叶片大、果皮内木栓层薄的品种抗裂性较强。低温条件下,尤其是冬季温棚番茄,花器授粉不良呈畸形花柱开裂。高温或低温均影响番茄对钙、硼元素的吸收,是裂果的主要病因。钙吸收后与番茄植株体内的草酸结合形成草酸钙。若钙吸收少,则草酸多会损害心叶和花芽,导致裂果。番茄裂果病是一种常见的危害番茄果实的生理性病害,容易发生在果实的转色期。保护地、露地栽培均可危害,果实产生裂痕后,使果实降低或失去商品价值。这是由于钙元素缺乏造成的瓜条缺钙现象。最近温度变化大,且低温天气多,导致植株养分的运输和分配受阻,所以容易出现上述现象。管理过程中,注意这段时间的保温工作和植株长势的调整。再者,适量喷洒含钙的叶面肥,通过叶部补充钙元素,利于上述症状的减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