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菌以菌丝体或菌丝块在病残体内越冬,也可以分生孢子附着在种子表面或菌丝潜伏于种皮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从病残体上越冬的菌丝体产生分生孢子,以气流传播引起初侵染,另外,播种带菌的种子也可引起初侵染。该病有多次再侵染,病菌萌发后,从寄主叶背面的气孔侵入,菌丝在细胞间蔓延,并产生吸器伸入细胞内吸取水分和养分,形成病斑。
防治用乐谱道(杀菌丹+戊唑醇),爱可(烯肟菌胺+戊唑醇)或40%苯醚甲环唑,万兴(氟硅唑+恶唑菌酮),70%甲托或25%阿米西达悬浮剂2000倍液,或30%爱苗乳油4000倍液,或50%凯泽水份撒剂1500倍液,或60%防霉宝超微粉剂600倍等药液。每7至10天一次,连续喷洒2至3次。若遇阴雪天气,改用粉尘剂或烟雾剂。
该病是由黄枝孢霉菌侵染所引起的真菌性病害。病菌以菌丝体、菌丝块在病株残体内或以分生孢子附着在种子上或以菌丝潜伏在种皮内越冬。冬季温室栽培番茄可继续受害。病株产生的大量分生孢子,借风雨再侵染。在空气相对湿度达90%以上、气温20℃〜25℃的条件下,病菌繁殖迅速,10天左右就可使整个保护地内普遍发病。春季大棚遇上连阴天或连雨天,加之通风不及时,棚内温度高,湿度大,以及栽植过密,长势过旺,管理不及时等都会加重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