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方法包括选用抗病或耐病品种,如掖单2号、掖单11号、沈单7号、丹玉16、铁单10等,以及新育成的郑单14、丹408、丹3034、沈试29和沈试3。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进行大面积轮作,加强田间管理,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合理浇水施肥,促使玉米植株健壮生长,提高抗病能力。化学防治方面,在玉米开花授粉后或发病初期,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雾防治,7~10天后再喷一次。在北方地区,化学防治最有效的时期是玉米扬花期左右。此外,发病初期还可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0%克瘟散乳油800~9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25%苯菌灵乳油800倍液或20%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物理防治措施包括玉米收获后及时清除玉米秸秆等病残体,减少田间传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