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霜霉病的生态防治方法?

2025-04-04 19:35

改革耕作方法,改善生态环境,实行地膜覆盖,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降低空气湿度,并提高地温。进行膜下暗灌,在晴天上午浇水,严禁阴雨天浇水,防止湿度过大,叶片结露。浇水后及时排除湿气,防止夜间叶面结露。加强温度管理,上午将棚室温度控制在28~32℃,最高35℃,空气相对湿度60%~70%,每天不要过早地放风。

降低棚中湿度,晴天小水勤浇,阴雨天坚决不浇水;膜下供水,杜绝大水漫灌。加强通风,控温控湿。早晨先放风15分钟,降低棚内空气湿度,同样在下午关棚前也要放风15分钟,此时温度保持在20℃左右。高温闷棚是有效防治霜霉病的方法之一,但要注意高温闷棚时必须保持土壤水分较高,闷棚头天要浇水,才能保证闷棚效果;闷棚的次日还应浇一次水。

加强营养,提高抗病能力。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性,结瓜后摘除靠下部分老叶及病残叶减少营养消耗,在结瓜盛期即24~25片叶后摘顶,控制营养生长。一般在阴雨天到来之前及连续阴雨的情况下,进行预防。方法可采用喷洒保护性药剂。霜霉病一旦发生,应用药剂进行防治。药剂以水剂为主,喷药时要均匀周到,叶子正、背面均匀喷洒,重点是病叶的叶背霉层,此外对上部健康叶片进行喷药保护。

另外要注意选用对霜霉病抗病良种;加强栽培管理,适当稀植,采用高畦栽培。对保护地黄瓜,利用黄瓜霜霉病发病要求的湿度和温度条件,通过通风换气,进行人为调节加以控制,使环境条件不利于病害发生,而有利于黄瓜生长。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