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为害成熟期的果实,多从贴近地面的部位开始发病,染病的瓜果表皮出现褪绿、渐变黄褐色不定形的病斑,迅速扩展,不久瓜肉也变黄变软而腐烂,腐烂部分可占瓜果的三分之一或更多。随后在腐烂部位长出茂密的白色棉毛状物,并有一股腥臭味。叶片感染绵腐病后,经过2-3天,可见水渍状暗绿色病斑,无明显病健分界处。连续阴雨天气下,病菌孢子大量繁殖,病斑扩大呈软腐状。晴天或打药治疗后,病斑变干、坏死。茎滕发病初期为暗绿色水渍状椭圆形病斑,严重时变为褐色坏死斑,影响养分和水分传输。瓜条上生成暗绿色水渍状斑点,高温高湿下病斑扩大至整个瓜身,瓜皮变褐,瓜条变软,发病部位产生白色霉层。干燥时病斑内陷变褐,表皮仍有白色霉层,伴有恶臭。幼苗出土后子叶期即可感染,子叶出现不规则黄化,逐渐扩大变褐干枯。真叶期发病多在叶缘或局部出现水渍状小斑,迅速扩大为黄色大病斑,受叶脉限制呈不规则三角形,潮湿时叶背面有黑色霉层,严重时叶子干枯。成株期叶片初现浅绿色水浸斑,扩大后呈多角形,黄绿色转淡褐色,后期病斑汇合,全叶干枯,叶缘上卷,潮湿时叶背面病斑上生灰黑色霉层,严重时全株叶片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