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苔灰霉病主要在蒜苔收获后,靠潜伏在植株上的菌丝体、菌核,在贮藏低温条件下引起发病,病部产生的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蔓延,从伤口或枯死部位侵入,进行多次重复再侵染。大蒜灰霉病在田间主要靠病原菌的无性繁殖体,即病叶上的灰霉传播蔓延。每次收蒜都会把病菌散落于土表,致新生叶染病。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及菌核附着在病残体上,或遗留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越冬的分生孢子随气流、雨水及农事操作进行传播。较低的温度和较高的湿度是发生和流行的条件。大葱一般秋苗期即可被侵染,冬季发展缓慢,春季条件适宜时再蔓延,并达到发病高峰。4~5月雨天数多少和阴天时间长短是判断是否大面积流行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