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根腐病传播途径是什么?

2025-04-02 20:10

甘薯根腐病是一种土传病害,病原菌在耕层分布最多,发病也较严重。疾病在田间传播主要依靠流水和耕作活动。留在地里的病株也是初侵染源。如果把患病的植株喂猪,病菌仍可通过消化道致病,患病的种薯也可传播疾病。

1.选用抗病良种。

2.轮作:重病田实行3年以上轮作,可与花生、芝麻、棉花、玉米、谷子等作物轮作。

3.加强栽培管理:春薯适当早栽,有灌溉条件的地方应在栽植返苗后普浇1次水,以提高抗病力。夏薯在麦收后力争早栽并及时浇水。深耕翻土,增施有机肥,不施带菌肥。

土壤、土杂肥和病残体是主要传播途径:

(1) 土壤传病:此病在田间发生,先有一个或几个发病中心,随着水流和耕作活动逐年扩展蔓延,直到传遍全田。病菌在土壤中的分布深度为0~45厘米,其中以0~15厘米土层里菌量最多,发病也最重。

(2) 土杂肥传病:用病薯茎叶、病根、病薯积肥或做饲料,或用制淀粉的带菌粉渣、洗粉水喂猪或倒入猪圈,都能使土杂肥带菌。用病茎叶喂猪,猪粪里的病菌仍保持生活力,可继续传播疾病。

(3) 病残体传病:每年遗留在地里的病株残体,是使土壤菌量积累和病害加重的原因。带菌地随着寄主作物连年重茬种植,发病程度也越来越重。

根腐病在高温、干旱条件下病重;夏薯重于春薯;连作重茬地重于轮作地;晚栽地重于早栽地;砂土瘦地重于壤土肥地。根腐病发病温度范围是21~30℃,适宜温度为27℃左右。土壤含水量在10%以下有利病害发展。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