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途径: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叶、病茎上或棉籽的短绒上越冬,棉籽带菌率高达47.5%~84%,尤其种壳上最多,胚乳也带菌。棉籽播种后病叶及棉籽上的分生孢子借气流或雨水溅射传播,从伤口或直接侵入。棉花轮纹斑病是由于链格孢菌侵染真叶的病毒,棉花生长中后期最为常见,受损子叶和真叶会形成圆形黄褐色病斑,土壤贫瘠、缺肥或排水不畅的生长环境下会感染。越冬病斑内菌丝体在气温7℃以上即可产生分生孢子。病菌主要是在棉苗受寒冷冻害或各种损伤,抗病力减弱时侵染,并可进行多次再侵染,引起田间的病害流行。棉花轮纹病主要在子叶展平后染病,初生红褐色小圆斑,后扩展成不规则形至近圆形褐色斑,有的现不明显的轮纹;严重时可导致叶片枯萎脱落,植株枯死。普通花叶病毒在田间靠烟粉虱传毒,但卵不带毒,种子也不传毒,嫁接能传毒,有时也能以汁液传毒。在田间烟粉虱在带毒杂草上取食,再把病毒传到棉株上,造成零星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