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炭疽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2025-03-31 15:22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病菌以分生孢子和菌丝在病残体或种子上越冬,是一个重要的种传病害。特别在远距离传播中,种子带菌更为严重。在田间的短距离传播主要依靠灌溉水和雨水传播,发病期间还可以被农具传带。孢子萌发后从气口或表皮直接侵入,发病后产生大量的孢子和菌丝,在田间反复侵染。大白菜炭疽病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残体内或以分生孢子沾附种子表面越冬。越冬菌源借风雨传播,有多次再侵染。高温多雨、湿度大、早播有利于病害发生。白帮品种较青帮品种发病重。病菌以菌丝体随病残体遗留在田间越冬或越夏;也能以菌丝体潜伏在种皮内或以分生孢子附着在种子表面越冬、越夏。在环境条件适宜时,菌丝体产生分生孢子,通过雨水反溅至寄主植物上,在阴湿的条件下孢子萌发产生芽管,从寄主表皮直接侵入。本病主要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或种子上越冬,翌年分生孢子长出芽管侵染,借风或雨水飞溅传播。大白菜炭疽病的发生和流行要求较高的温度和湿度,所以,夏季和早秋大白菜,尤其是种植密度较大或地势低洼、通风透光性差的田块发病重;每年发生期主要受温度影响,发病程度则受适温期、降雨量及降雨次数多少影响。经潜育后出现病斑,并在受害的部位产生新生代分生孢子,进行多次再侵染,加重危害。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