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染来源:田间病残体、枝条、叶片上的病斑是芒果细菌性黑斑病菌的侵染来源。传播方式:病原菌主要通过风雨传播。侵入途径:伤口、水孔、皮孔、气孔。天气条件:湿度是病害发生的关键因子。在干旱季节很少发生,大雾、重露、雨季发生较为严重,尤其是台风雨过后,病害通常突然爆发。在多雨多雾潮湿的年份,海南芒果产区可周年发生。易感病时期:伤口、较高的湿度和树势弱是发病三大主因。初侵染源来自带病种苗及田间越冬或越夏病残体和带病老叶,翌春条件适宜时从叶片或果实自然孔口或机械伤口侵入。华南沿海一带芒果挂果后期至秋梢生长期如遇台风暴雨造成大量机械伤,还有虫害或真菌类病害病原菌侵入时造成的微伤口,病原细菌从伤口侵入发病并导致流行性发生。向风地带或低洼果园发病重。避风、地势高果园发病轻。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广东本地芒、广西10号芒果易染病。又称细菌性黑斑病或溃荡病。主要为害梢、叶及果实。未转绿新梢染病叶片现针头大小的小黑点,后扩展为凸起的小黑斑,四周有黄晕,病斑呈多角形,后期病斑融合成不规则大黑斑,叶中脉叶柄生纵裂条斑。果实染病初果皮上生针头状黑色小点,后扩展为火山口状黑褐色溃疡斑,易诱发炭疽菌、蒂腐菌侵入。广东、广西、海南、福建等芒果产区发生普遍。芒果角斑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种苗带菌或者没有将病残体及时带出果园,条件适宜时病菌从叶片或果实的自然孔口或机械伤口侵入。挂果后期至秋梢生长期如遇有台风暴雨频繁袭击,造成大量机械伤,病原细菌乘机侵入引起发病。芒果细菌性角斑病该病害需要从冬季清园管理开始注意,后面的抽梢期、扬花期、果实生长期一定要注意打药;大风过后,需打一遍;遇到暴雨、冰雹等容易造成植株产生伤口时也需要及时打药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