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附红细胞体的潜伏期多长时间?

2025-03-27 11:00

病原:猪附红细胞体,属立克次氏体目,无浆体科,附红细胞体属,呈球形,逗点状、卵圆形、月牙形等多种形态。姬姆萨染色呈淡红色。体内分布:附红细胞体一部分附着于红细胞表面,另一部分游离于血浆中。抵抗力:对干燥和化学药剂抵抗力弱,但对低温的抵抗力强,一般常用消毒药均能杀死病原,如在0.5%石炭酸中37C,3h就可以杀死病原,但在5℃时可保存15d。易感动物:各种年龄的猪均易感,其中断奶仔猪最严重,哺乳仔猪死亡率高。传播途径:本病可通过摄食血液或含血物质,如舔食断尾的伤口或被血污染的饲料等直接传播,也可通过吸血昆虫传播。流行特点:本病多发生于夏季,冬季较少。当猪群抵抗力强时,感染后不发病,在饲养管理不良、气候恶劣等应激状态下,可引起发病。耐过猪可长期带毒,成为传染源。病变:急性死亡的仔猪,可视教膜苍白,全身皮肤黄染且有大小不等的紫色出血点或出血斑。四肢末梢、耳尖及腹下出现大面积紫红色斑块,有些患猪全身红紫。血液稀薄如水,凝固不良。肝肿大变性,呈黄棕色,胆囊肿大,胆汁浓稠。全身性淋巴结肿大,切面有灰白色坏死或出血斑点。肾脏有时有出血点。脾肿大变松软。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