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适量施用氮肥,特别是穗肥不可过量,实施浅水勤灌,适期搁田,降低田间湿度。2、药剂浸种,用50%多菌灵1000倍液浸1-2天,或强氯精400-500倍液浸12小时,清水漂洗后继续浸种催芽。3、孕穗末期喷药保护,结合对穗颈瘟的防治,在田间稻穗破肚率达5%时,每亩用40%硫环唑30-40克和井冈霉素50克兑水40-50公斤喷雾。防治2-3次即可。选用抗病品种、合理密植、增施有机肥、避免偏施氮肥、浅水勤灌、清除田间病残体、播种前对种子浸种处理、破囗前10天左右喷施药剂预防。水稻从抽穗后至成熟期都可发生稻曲病,稻曲病常发期可以用稻瘟康300倍液喷雾稻田,重点喷药的部位是植株的上部,效果明显。1)选用抗病品种。(2)避免病田留种,深耕翻埋菌核。发病时摘除并销毁病粒。(3)氟硅唑咪鲜胺加嘧啶核苷类抗菌素农用抗菌素120防治,或用2%福尔马林或0.5%硫酸铜浸种3-5小时。此病主要以菌核在土壤越冬,翌年7~8月间萌发形成孢子座,孢子座上产生多个子囊壳,其内产生大量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也可以厚垣孢子附在种子上越冬,条件时宜时萌发形成分生孢子。合理密植,避免田间密度过大,田间浅水勤灌,避免长期田间保持深水。对上年稻曲病发生严重田块播种时要进行深翻,并清除干净田间病残体等。水稻稻曲病的防止方法,降低穗期的氮肥用量;合理密植。加强田间管理,降低田间湿度;在病害发生的田块及时摘除病穗烧毁或拿出田外深埋。收获后要实行深耕,将病曲菌核埋入深土层下,以减少菌源。要防治稻曲病,应施足基肥,并配方施肥,在水稻破口前一星期使用康达戊唑醇悬浮剂均匀喷雾,对水稻稻曲病具有防治作用。选用抗病品种。不同水稻品种稻曲病发生程度有很大差异,因此,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稻曲病的一项重要措施;选用无病种子。应从无病田留种,种子田一旦发现病粒,要及时摘除,深埋土中或烧埋;可结合防治恶苗病、立枯病进行种子消毒;合理施肥。药剂防治:第一次施药适期选在水稻破口前5~7天,第二次则选在破口期。药剂可选择24%井冈霉素A水剂、6%井冈·嘧苷素水剂、40%嘧菌酯可湿性粉剂、75%戊唑·嘧菌酯可湿性粉剂、75%戊唑·嘧菌酯水分散粒剂、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等。水稻发生稻曲病后没有有效的药物治疗。据说每亩用45%咪鲜胺50克加25%吡唑醚菌酯20克,连续用药两次对已发生稻曲病的水稻有较好防效。苯甲·丙环唑是防治稻曲病的有效药种。“水稻稻曲病属于真菌性病害,是水稻常见病害之一,会导致谷粒形成稻曲,影响产量和质量。要防治稻曲病,应施足基肥,并配方施肥,在水稻破口前一星期使用康达戊唑醇悬浮剂均匀喷雾,对水稻稻曲病具有防治作用。”。可以采用药剂防治:第一次施药适期选在水稻破口前5~7天,第二次则选在破口期。药剂可选择24%井冈霉素A水剂、6%井冈·嘧苷素水剂、40%嘧菌酯可湿性粉剂、75%戊唑·嘧菌酯可湿性粉剂、75%戊唑·嘧菌酯水分散粒剂、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等。稻曲病防治:(真菌性病害)1,关键在早期预防,于水稻破口前5一7天,可选用:43%好力克,30%爱苗,18%多菌酮粉剂,30%琥胶肥酸铜,20%噻菌铜,50%绿享6号,12.5%井.蜡芽。75%肟菌.戊唑醇,300克/升苯甲.丙环唑,己唑醇,噻呋酰胺,腈苯唑,氟环唑。等,(喷雾防治)。2已发病严重时可用:咪鲜胺,氢氧化铜,碱式硫酸铜等(喷雾,能把灰苞打掉。)。种子处理:播种前可以1%石灰水浸种消毒,或2500倍液浸种灵常规浸种处理,也可以亩用3%苯醚甲环唑种衣剂50毫升拌种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