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病,主要为害果实、叶片和茎部。苗期发病时,茎杆缢缩变细,顶芽变色呈水渍状,严重时植株死亡。成株期发病,叶、花、果均可受害。叶片受害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初呈褪绿水渍状,后向叶内扩展,形成“V”字形病斑。花器受害,花瓣萎蔫。果实受害,多从果实与花瓣黏连处或花托处侵入,初呈水渍状,最后褐腐,病健部分界明显,不会自然脱落;湿度大时,病叶、病果、花器等均可长出灰色霉状物。
茄子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生灰霉病。幼苗染病,子叶先端枯死,后扩展到幼茎,幼茎缢缩变细,常自病部折断枯死。真叶染病出现半圆至近圆形淡褐色轮纹斑,后期叶片或茎部均可长出灰霉,致病部腐烂。成株染病,叶缘处先形成水浸状大斑,后变褐,形成椭圆或近圆形浅黄色轮纹斑,直径5~10毫米,密布灰色霉层,严重的大斑连片,致整叶干枯。茎杆、叶柄染病也可产生褐色病斑,湿度大时长出灰霉。果实染病,幼果果蒂周围局部先产生水浸状褐色病斑,扩大后呈暗褐色,凹陷腐烂,表面产生不规则轮状灰色霉状物,失去食用价值。
茄子灰霉病大多数在叶面形成近圆形或不规则形轮纹斑,初期、中期为浅黄色或褐色水浸状,湿度大的条件下病斑处会长出灰色霉状物。叶片发病时,在叶缘处及叶片中部形成水浸状浅褐色病斑,扩展后呈圆形、椭圆形,茶褐色,后期发展成带有浅褐色轮纹的大型病斑,湿度大时,病斑上密布灰色霉层,严重的大斑连片,致整叶枯死。果实被害多发生在成株期,主要为害门茄和对茄。在幼果顶部和果蒂附近产生水浸状褐色病斑,扩大后呈暗褐色,凹陷腐烂,表面产生不规则轮纹状,后期病部生很厚的灰色霉层,失去食用价值。发生重时,茎秆、叶柄也可发病。茎秆发病往往与整枝打杈形成的伤口有关,产生褐色病斑并向周围扩展,湿度大时长出灰霉,病斑扩展后可使其上部及附近的枝杈死亡,严重时导致整个植株萎蔫、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