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为牛放线菌、伊氏放线菌和猪放线菌,该菌抵抗力不强,80℃,5min即可杀死,普通消毒都有杀灭作用。本病一般呈散发性,以2~5岁的牛易感,幼龄牛换牙齿的时候也常发。在自然界,病菌分布甚广,健康牛的口腔和咽的黏膜、扁桃体、龋齿中常有寄生,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侵入组织而引起感染。下颌部肿块破溃有黄色脓汁,颌下淋巴结肿大;腹腔积液呈淡黄色;肝脏肿大,切面呈黑红色瘀血,肝门淋巴结肿大如鸽蛋大小,质地坚硬;肺脏有脓肿块,内有淡黄色脓汁;心包积液、呈红褐色,心肌呈茶褐色煮熟状,易呈碎片状脱落。牛放线菌病病理变化:颌骨肿胀、结块部位,均为脓肿和肉芽肿。脓肿中的脓液乳黄色,含有硫磺样颗粒,镜检可见放线菌菌芝。受细菌侵害的骨骼体肥大,骨质疏松。舌放线菌的肉芽肿呈圆形隆起,黄褐色、蘑菇状,有的表面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