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缺锌后容易发生红苗、缩苗、僵苗、白苗、坐蔸以及苗势不旺、生长迟缓、长势不齐、苗株矮小、分蘖减少的问题。缺锌的水稻容易出现苗株萎缩纤细不发棵、株高严重矮化丛生、分蘖与拔节困难,地下根系生长迟缓、根系细小短弱、黄褐根多白根少,茎秆的茎节明显变短。老叶背面有褐斑,中部叶片变短变窄,上部新叶片基部退绿变黄白,中下部老叶变脆向下披散、叶尖由下部叶向上部叶逐步红褐焦枯,叶片的叶脉及两侧产生棕色或棕红色斑点。新叶生长缓慢、新生叶片短尖窄如竹叶、叶鞘比叶片长、叶色退绿黄化。插秧15—30天后,植株下部叶片上沿主脉出现失绿条纹,萎缩不发棵,叶片上出现棕色锈状斑点,呈圆形或卵圆形,严重时,叶中脉变白色。新抽出的叶片基部失绿、褪色,继而全部失绿。稻株顶端受抑制,中部叶片出现棕色斑点,逐渐形成棕色条纹,叶尖向下变褐焦枯。水稻缺锌后,植株矮小,不分蘖或少分蘖,生长参差不齐,出叶周期延长,叶尖向内卷曲,老叶不垂,根系矮小,发育迟缓,生长势不旺,叶片周围呈桔黄色,容易“坐兜”。成熟期延迟,使产量大幅度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