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条叶斑病发病初期是在植株顶部第三或第四片嫩叶上表面出现细小的黄绿色病纹,病纹与叶脉平行纵向扩展,形成黄绿色或黄色条纹,之后条纹再扩展形成暗色斑块,出现水渍状,中央变褐色或锈红色,边缘有黄色晕圈环绕,以后斑块或条纹的中央组织干枯。发病严重时,多个病斑或条纹相互融合,周围组织坏死,叶片大面积变黑干枯和迅速死亡。黑条叶斑病初时出现在完全展开的第三或第四片嫩叶下表面的叶脉间,有细小的褪绿色斑点。斑点扩展成锈褐色条纹,随后颜色加深,变成暗红色、褐色或黑色。严重受害叶片,病斑或条纹融合,造成大面积叶肉组织毁坏,变成黑色和水渍状,最后病叶迅速死亡、干枯、下垂,倒挂在假茎上。叶斑病属真菌性病害,在高温高湿的天气条件下易发生流行,尤其是台风暴雨后,叶片造成伤口多,发病更为严重。以密植、不除吸芽、土壤排水不良、蕉园四周杂草丛生、管理不周、偏施氮肥、通风条件差的蕉园发病最为常见。香蕉叶斑病,在华南香蕉产区普遍发生,常见的有褐缘灰斑病、灰纹病和煤纹病,其中褐缘灰斑病最为严重。在病害流行年份,叶片受害面积为20%~40%,严重时达80%以上,病株产量减少,果实品质下降,严重时减产50%以上。技推广体系走向正规化始于上世纪初。农技推广运动起初主要在英美和中等发达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展中国家才逐渐建立推广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