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初期可用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350~400倍液、克菌丹400倍液或70%托布津10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10天喷1次,共喷布2~3次。该病特别容易发生在多年栽种草莓的田块,病菌发育温度为7~25℃,以18~22℃最适宜。品种间病害程度略有差异,一般发生在苗期,主要为害叶片和叶柄。发病初期酷似蛇眼,严重时数病斑并成一个大病斑,直至叶片彻底枯死。该病发生的适宜条件为温度18∼22℃,低于7℃和高于23℃病菌发育迟缓。春季和秋季光照不足、天气阴湿时发病重。重茬、管理粗放和排水不良的田块发病重。病菌喜潮湿环境,最适温度为18~22℃,低于7℃或高于23℃不利于发病。初夏和秋季光照不足,多阴雨天气发病严重。草莓蛇眼病主要危害叶片,大多发生在老叶上,叶柄、果梗、浆果也可受害。叶片染病初期出现深紫红色小圆斑,逐渐扩大为直径2~5毫米的圆形或长圆形斑点,病斑中心灰色,周围紫褐色,呈蛇眼状。严重时,数个病斑融合成大病斑,叶片枯死,影响植株生长和芽的形成。果实染病时,浆果上的种子单粒或连片受害,被害种子连同周围果肉变黑,丧失商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