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痘患者好发于身体的暴露部位如手指、手、前臂及面部等,除了局部有轻微肿痛及瘙痒,仅有微热,局部淋巴结肿大。羊痘的潜伏期为5~6天,病程一般为3周,最长可达5~6周。患病后一般可获得永久性免疫,再感染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中较常见。
羊痘潜伏期5~6天,初起为红色或紫红色的小丘疹,质地坚硬,以后扩大成为顶端扁平水疱,能发展成出血性大疱或脓疱,中央可有脐凹,大小为2~3cm,最大可达5cm。疹块往往融连成片,几天后就开始脱落,导致呼吸困难,加速病羊死亡。初期表现为红色或紫红色的小丘疹,质地坚硬;到中期可能会扩大成为顶端扁平的水疱;到后期可能会发展成出血性脓疱,患病期间还可能会出现局部肿痛、发热等症状。
发痘前,可见病羊体温升高到41-42℃,食欲减少,结膜潮红,从鼻孔流出粘性或脓性鼻漏,呼吸和脉搏增快.约经1-4天后开始发病。一般可以采用药物进行治疗,患者可以服用葛根、连翘、金银花、桔梗以及黄连等中药进行治疗;也可以用盐水对患处进行擦洗,缓解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