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症状:菠菜枯萎病在植株长出3片真叶后开始发病。发病初期叶片变暗失去光泽,逐渐萎蔫黄化,向下扩展后,根部变褐枯死;发病早的植株明显矮化。天气干燥,气温高,病株迅速死亡;低温潮湿条件下,病株继续存活一段时间,有的病株可长出新的侧根。
发病原因:高温多湿利于发病。土温25~30℃,土壤潮湿,肥料未充分腐熟,地下害虫多,易发病。
传播途径:病原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及厚垣孢子随植株病残体在土壤中或种子上越夏或越冬,未腐熟的粪肥也可带菌。病原可随雨水及灌溉水传播,从根部伤口或根尖直接侵入。
防治措施:
1.与葱蒜类蔬菜、禾本科作物实行3~5年轮作,避免连作。
2.施用充分腐熟的堆肥,雨后及时排水。
3.采用高畦或起垄栽培,雨后及时排水,严禁大水漫灌。
4.在发病初期喷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或60%琥·乙磷铝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25%络氨铜·锌水剂500~600倍液。每隔10天喷1次,连防治2~3次。
5.播种前应用新高脂膜拌种,及时清除前茬作物残株落叶,带出田外深埋和烧毁;并向地面喷施消毒药剂加新高脂膜800倍液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适时播种,随即用新高脂膜喷施表面保温保墒,防治土壤结板,提高出苗率。
6.抓好肥水管理,增施磷钾肥,避免偏施过施氮肥,适时喷施叶面肥加新高脂膜使植株早生快发;适当浇水,勿使田土过干或过湿,雨后注意清沟排渍降湿;在菠菜生长阶段适时喷施壮茎灵,使植物杆茎粗壮、叶片肥大,提高菠菜抗病力,减少农药化肥用量,降低残毒,提高菠菜天然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