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菌主要在种子上或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种子上的病菌一般可存活1年,播带菌的种子,发芽后病菌可侵染叶片,成为初侵染源。在田间病菌借风雨、灌溉水传播,由叶片气孔和伤口侵入。病原菌潜育期短,病情发展迅速。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的病菌,翌年可通过雨水或灌溉水溅射到叶片上,也是初侵染源。发病后,病部的细菌又借风雨、昆虫、农事操作等传播蔓延,从伤口或自然孔口侵入,进行再侵染。白菜细菌性角斑病是由带菌种子或病残体于泥土中,次年温、湿度适宜时通过雨水传播由白菜气孔入侵潜伏发病,如此循环。借雨水和灌溉水传播,从寄主伤口侵染。雨日多、雨量大有利发病。田间排水不畅,莲座期不拔除病株而灌水,给病菌发生流行创造条件,发病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