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小麦吸浆虫成虫,什么时候用药最佳呢?

2025-03-12 06:23

吸浆虫耐低温而不耐高温,因此越冬死亡率低于越夏死亡率。土壤湿度条件是越冬幼虫开始活动的重要因素,是吸浆虫化蛹和羽化的必要条件。不同小麦品种,小麦吸浆虫的为害程度不同,一般芒长多刺,口紧小穗密集,扬花期短而整齐,果皮厚的品种,对吸浆虫成虫的产卵、幼虫入侵和为害均不利。因此要选用穗形紧密,内外颖毛长而密,麦粒皮厚,浆液不易外流的小麦品种。

“地下害虫地上治”是上策,即在幼虫上升土表层化蛹的阶段,施药于土表,不仅可以杀灭土表层的蛹、幼虫,还可杀灭刚羽化在地面爬行的成虫。“主攻蛹期,补治成虫”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4月下旬,地温回升,幼虫上升土表化蛹,最佳施药期为中蛹盛期,此时是吸浆虫一生中最薄弱环节,虫体触药即死;第二阶段,小麦开始抽穗时节,正值成虫盛发,扒开麦棵,轻轻震动,可看到3-5头成虫飞出,这时抓紧施药,杀死成虫。具体应根据气温回升和小麦生长的时间及各地条件来施药。

成虫羽化盛期在5月3日至10日,小麦正处在抽穗至扬花前,是防治最佳时期,因小麦吸浆虫羽化后即能产卵为害。成虫期只3天,不易抓住防治适期。因羽化期不整齐,盛期约7天左右,所以成虫期防治只能做为蛹期防治的辅助措施。成虫期防治时间正是小麦蚜虫初发期,个别麦穗上有少量蚜虫。防治吸浆虫对麦蚜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防治须在齐穗扬花前)。

一般情况下,冬小麦防治吸浆虫的时间在4月下旬到5月上旬之间,4月下旬主要防治吸浆虫的蛹,5月上旬主要防治成虫。而从生育期来说,在小麦灌浆期时,吸浆虫的危害比较大,这时候要注意防治。在小麦拔节到孕穗前,亩用50%辛硫磷0.5~1公斤拌细沙15~20公斤均匀撒施(撒药后浇水),以杀死刚羽化成虫、幼虫和蛹;在小麦抽穗后到扬花前的期间,再用4.5%氯氰菊脂等菊脂农药加40.7%乐斯本800倍混合液(每喷雾器各20毫升)、或“邯科140”1500倍液(每喷雾器10毫升“单打一”),可有效杀灭吸浆虫的成虫和卵,而且可同时兼治麦蚜、红蜘蛛,一喷多治,防治效果显著。lO%大功臣可湿性粉剂或25%快杀灵乳油l5OO倍液田间喷雾防治成虫,防2-3次,兼治麦蚜。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