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纹夜蛾成虫终日均能羽化,以下午6-9时为最多。羽化后白天潜伏于作物下部、枯叶或土壤间隙内,夜晚外出活动,取食花蜜作为补充营养,然后才能交尾产卵,未取食者只能产数粒。末龄幼虫入土筑一椭圆形土室化蛹。斜纹夜蛾是喜温性害虫,温度28-38℃,相对湿度75%-85%利于虫害发生。干旱或暴雨、田间积水不利于幼虫羽化。由北到南1年可以发生4~9代,世代重叠,无滞育现象。黄河流域棉区1年发生4~5代,长江流域棉区1年发生5~6代,云南、广东、福建和台湾等地可终年发生。以长江流域各省和河南、河北、山东等发生较重。每年7~10月份为其盛发期,长江流域多在7~8月份大发生,黄河流域则以8~9月份为重。以蛹和少量老熟幼虫在地下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