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菌不产生孢子,主要以菌丝体传播繁殖。病菌以菌丝体或菌核在土中越冬。菌丝能直接侵入寄主,通过水流、农具、带菌堆肥等传播。防治方法包括:(1)物理防治:在低密度种群时,每667米2使用40~70个性诱剂诱芯,能控制苹果蠹蛾。在损失较大、单一化学农药不能控制的点,每公顷使用100~135个诱芯,可以得到较好的控制。(2)化学防治:在苹果蠹蛾成虫产卵高峰或幼虫孵化高峰期,喷施高效低毒的化学农药。(3)农业防治:水果下树后,刮下老树皮或使用药剂涂抹树干;及时清理落果和田间枯枝落叶;在落果树下撒施毒土。番茄猝倒病与立枯病都是由真菌引起的苗期植物病害,在苗床低温高湿、通风不良、光照不足时最易发病。这两种病菌都危害植株的茎基部。病菌以菌丝体或菌核在土壤中或病残组织上越冬,腐生性较强,在土壤中可存活2-3年。病菌通常从伤口或表皮直接侵入幼茎,引起根部发病,借雨水或灌溉水传播。病菌以菌丝体或厚垣孢子随病株残余组织遗留在田间越冬,可进行腐生生活,也能以菌丝体附着在种子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开花结果一期加强水肥管理蹲苗后第一穗果长到直径3厘米左右时,开始浇水追肥。在浇水的同时,每亩追施尿素15千克,或追施人粪尿1500千克,两周后再浇水、追施尿素15千克,以后根据苗情可随时追施。病菌喜高温、高湿环境,发病最适宜的条件为温度20℃左右。浙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发病盛期为2月。感病生育期在幼苗期。土壤水分多、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播种过密、幼苗生长衰弱、土壤酸性等的田块发病重。年度间育苗期间阴雨天气多的年分发病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