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绿豆的病毒病,首先要选种抗病毒品种、做好种子消毒处理,其次要加强田间管理、适当控温增湿,第三要彻底防治蚜虫等传病毒昆虫。选用抗病品种和无病种子;实行与禾本科轮作或间作套种;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排除积水。药剂防治:在绿豆现蕾期开始喷洒50%的多菌灵,或80%可湿性代森锌4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可有效控制病害的流行。
农业防治:一是重病田要实行2-3年轮作。施足腐熟的有机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二是合理密植,科学浇水,防止大水漫灌,以防病害随水流传播。加强放风,降低湿度。三是如发现被霜霉病菌侵染的病株,要及时拔除,带出田外烧毁或深埋,同时,撒施生石灰处理定植穴,防止病源扩散。收获时,彻底清除残株落叶,并将其带到田外深埋或烧毁。
药剂防治:可以在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发病较重时用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9%烯酰·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隔7天喷一次,连续防治2~3次,可有效控制霜霉病的蔓延。同时,可结合喷洒叶面肥和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防治,效果更佳。
物理防治:病发前2周喷布200倍液高脂膜(乳剂),约10天喷一次,叶背叶面要周到。
发病初期选用20%病毒毙或20%病毒a500倍液喷雾防治,间隔7~10天喷一次,一般喷2~3次。绿豆病毒病防治措施:选择抗病品种、合理轮作、加强肥水管理、及时防治传毒害虫,发病初期有病毒A或菌毒清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