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粉病流行的条件主要有两个,一是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二是适宜的环境条件。一般在小麦密度偏大、施氮肥过量的情况下,麦株旺长,植株衰弱,田间湿度大或者发生了倒伏的麦田,发病往往较重。该病一般在3月底至4月初出现发病中心,4月中旬后随气温逐渐回升,病株率迅速增加,在适宜的条件下导致大流行。
防治方法:
1.农业措施:一是种植抗病品种;二是合理密植,合理施肥。
2.药剂防治:一是秋苗发病重的地块,可药剂拌种,方法同小麦散黑穗病;二是在秋季或春季,田间发病率3%~5%时(成株期调查以旗叶到旗叶下2叶计算发病率),每666.7平方米用20%粉锈宁乳油20~30毫升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0克,对水50~60千克喷雾,或对水10~15千克低容量喷雾。也可用25%病虫灵乳油每666.7平方米50毫升,加水50千克,均匀喷雾。
小麦白粉病以预防为主,若天气预报有3天以上的连阴雨天气,应立即喷药预防,药剂可选择戊唑醇+咪鲜胺或戊唑醇+氰烯菌酯,吡唑醚菌酯、醚菌酯、戊唑醇、烯唑醇、丙环唑、腈菌唑、氟环唑等药防治。因田间湿度大,密度稠,密闭不透风,造成病菌孢子传播,所以要预防为主,在小麦抽穗灌浆期及早化学药剂防止,采用粉綉宁等药剂,一喷三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