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田时间一般为5~10天。轻晒田块要达到田面破皮开细缝,脚踩不粘泥;中晒田块需踩下无脚印,田面硬实,出现鸡爪状裂纹;重晒田块则要达到田面出现2厘米左右的裂纹,白根外露,叶色褪淡,叶片直立。晒田的轻重程度和方法应根据土壤、施肥和水稻长势等情况灵活调整,关键在“五看”:
1、看苗晒田:茎数足、叶色浓、长势旺盛的稻田要早晒田、重晒田;长势一般,茎数不足、叶片色泽不十分浓绿的,采取中晒、轻晒或不晒。
2、看土质晒田:肥田、低洼田、冷凉田宜重晒田,瘦田、高岗田应轻晒田。碱性重的田可轻晒或不晒。土壤渗漏能力强的稻田,采取间歇灌溉方式,一般不必晒田。稻草还田或施入大量有机肥的稻田必须晒田。
3、看天气晒田:晴天气温高、蒸发蒸腾量大,晒田时间宜短,天气阴雨要早晒,时间要长些。晒田要求排灌迅速,既能晒得彻底,又能灌得及时。若晒田期间遇到连续降雨,应疏通排水,及时将雨水排出。晒田后复水时,不宜马上深灌、连续淹水,要采取间歇灌溉,逐渐建立水层。
4、看肥力晒田:对于施肥过多,长势比较旺盛的稻田要适时晒田。
5、看水源情况晒田: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排水不良,7、8月份出现冒泡现象的烂泥田必须晒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