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菜根腐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2025-02-25 12:16

芹菜根腐病的发生与防治。一、发病症状。初期表现为红褐色病斑,之后转变为暗褐色或黑色,以茎基部和根部为主要发病部位,在苗期和旺盛生长阶段均有可能发生。前期症状不明显,后期可出现地上部分细杆、发黄、落叶或叶片脱落的情况,植株易拔出,遇到恶劣天气可出现倒伏的情况,是导致芹菜产量严重下降的常见病害的一种。二、流行条件。病菌侵染芹菜,可因重茬种植土壤带菌引起,也可因有机肥中带菌导致,生长期粗放管理导致病菌危害切口或折枝部位,也是根腐病发生的常见源头。根腐病是真菌导致的危害根部健康,导致根系出现沤根表征的常见病害,在地势低洼、灌溉频繁、粗放管理或种植过密的土地发病较多,重茬种植的土地发病较重。根腐病原菌在24℃,相对湿度在80%左右易造成流行,这样的气候条件也是芹菜生长管理阶段比较适宜的环境,因此应对芹菜根腐病,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较好。三、防治措施。1、种前深翻土壤;与非伞型花科和非茄科蔬菜实行轮作。2、合理浇水,并注意雨后排水;施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及时防治地下害虫。3、及早拔除病株,收获后彻底清理病残体,带到田外集中销毁。4、发病初期用药,可选用98%恶霉灵可湿性粉2000倍、10%双效灵水剂1000倍、50%多菌灵可湿性粉500倍或25%敌力脱乳油1000倍灌根,5—7天一次,连灌1—3次。根腐病是真菌病害,可以使用甲恶霜霉灵、乙蒜素等广谱杀菌剂进行灭杀,考虑到根腐病的发生主要在作物的根系即土壤之下,病害防控以微生物菌肥进行灌根防控效果较为理想。芹菜根腐病治疗,使用复合微生物菌肥进行灌根,利用有益菌的以菌抑菌和壮苗促长的作用,冲施后一般3-7天可见效,冲施2遍效果促根和保产效果更理想一些。在预防芹菜发生根腐病方面,须从切断病原感染开始,包括选择抗病品种进行种植。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