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病毒病主要危害丝瓜的叶部,感染后嫩叶呈现深绿与浅绿相间的斑驳或褪绿小环斑,老叶出现黄绿相间的花叶或黄色环斑,叶脉抽缩导致叶片畸形,缺刻加深,后期老叶产生枯死斑。瓜条感染后变细小且呈螺旋状扭曲畸形,伴有褪绿斑。发病原因包括品种感病、蚜虫传播病毒、播种期偏迟、栽培管理粗放以及预防不及时。防治措施包括种子处理、培育壮苗、合理施肥。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及种子处理。棒槌丝瓜及江蔬1号杂交种较蛇形丝瓜抗病毒病及霜霉病。播种前用60-62℃温水浸种10分钟后移入冷水中冷却,晾干后播种,或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种2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催芽播种。
2.调整播种期。根据本地气候情况适当早播或晚播,采用保护地设施栽培,使丝瓜苗期避开蚜虫迁飞高峰期。
3.加强管理。合理施肥,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健壮度和耐病性。及时除草,农事操作中注意病健株分开,病株操作后用肥皂水洗手后再操作健株。
4.及时灭蚜。每667平方米用10%吡虫啉20克对水50kg喷雾。蚜虫多集中于叶背及嫩梢,喷雾时务必细致周到。
5.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20%病毒a500倍液,或1.5%植病灵1000倍液,或83增抗剂100倍液,或病毒清400倍液,或抗病威800倍液喷雾防治,也可用病毒k3000倍液灌根。
丝瓜病毒病主要成因是种子带毒或高温干旱,传毒途径为刺吸式口器害虫。病毒病重在预防,一旦发生很难治愈,严重时直接拔掉,避免高温干旱和刺吸式口器害虫传毒。丝瓜上蚜虫点片发生时,种植户应及时喷施农药进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