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疮痂病的病菌能在土壤中腐生,也能在种薯上越冬。种薯和土壤均可传病,病菌通过皮孔或伤口侵入块茎。块茎生长早期,表皮木栓化之前易被侵染,而木栓化形成后则较难侵入。病薯长出的植株极易发病,健薯播入带菌土壤中也能发病。
适合该病发生的温度为25—30℃,中性或微碱性砂壤土发病重,pH5.2以下很少发病。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白色薄皮品种易感病,褐色厚皮品种较抗病。
传播途径包括:一是选用的种薯未经浸种消毒杀菌就播种了;二是未能避开曾经发生过疮痂病的马铃薯、萝卜、胡萝卜、甜菜等作物重复种植;三是薯块膨大期遇上高温干旱天气。中性或微碱性沙壤土、pH值5.2以下很少发病,高温干燥、中性或偏碱性的土壤发病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