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青枯病的防治方法是什么?

2025-02-20 09:12

青枯病是土传性病害,应大力提倡与非寄主植物轮作2~3年以上。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青枯病的最佳方法,如新芋4号等较抗病品种。大雨后注意及时排水,采用高畦栽培,避免大水漫灌。利用小整薯代替大薯切块播种,可以避免用刀切块时感染,再利用枯草芽孢菌菌株制成粉状制剂对种薯进行处理。加强栽培管理,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或草木灰,还可每亩施石灰100~150千克,调节土壤pH值。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4000倍液,或福尔马林200倍液于播前处理种薯,在一定程度上可起到防治青枯病的效果。

防治方法包括:选择无病地育苗,采用高畦栽培,避免大水漫灌。一旦发现病株,应立即清除,并撒生石灰消毒。发病初期,可选用硫酸链霉素,或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700倍液灌根,或50%百菌通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400~500倍液,或12%绿乳铜乳油600倍液,或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或25%络氨铜水剂500倍液,每隔10天灌1次,连续2~3次。药剂防治:在病穴灌注2%福尔马林液或20%石灰水,也可以在拔除病穴撒施生石灰,以防止土壤病菌扩散。

青枯病发病初期,植株顶端幼嫩部分在中午凋萎,早、晚尚能恢复;到后期,晴天受害植株突然枝叶下垂、萎缩,刚死亡时,叶片青绿色,故名“青枯病”。纵面切开被害根茎,可见维管束已变褐色,用力一挤,可压出灰白色汁液。本病以土壤带菌,从根伤口侵入,高温、多雨和田间积水时病情加剧。防治方法:实行轮作;提早育苗移栽,增强抗病力;开深沟,筑高畦,降低田间湿度;中耕除草忌伤根部,防止病菌从伤口侵入;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用生石灰消毒。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