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简称水稻条斑病、水稻细条病,主要危害水稻叶片,受害叶片开始呈水浸状半透明小点,后迅速在叶脉间扩展成黄褐色的细条斑,以后继续扩大,颜色由黄褐转为橙褐色。对光观察叶片,病斑呈透明状。严重发病田块,远看呈一片橙黄色。病菌主要通过灌溉水和雨水接触秧苗,从气孔或伤口侵入,在叶片形成条斑,病斑上溢出的菌脓,可借风雨、露滴、水流及叶片之间的接触等途径传播,使病害不断扩展蔓延。
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有利于病害发展,尤其在台风、暴雨过后,易引起病害传播蔓延。水稻细菌性条斑病主要由种子和田间残留秸秆等越冬传播,高湿天气是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发生重要条件,当温度在28-30度之间,台风或暴风雨后容易大面积发生,一般在6~9月流行,正是水稻孕穗到抽穗期发生。相关研究表明,施用氮肥过多或者施用氮肥过晚的田块更容易发生,这种病害品种之间的抗性差别也较大。
防治方法包括选用抗病杂交水稻和种子消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