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秸秆粉碎还田覆盖地表集行免耕播种作业技术模式。在秸秆生物量高、覆盖量大和低温冷凉、积温不足及土壤墒情较高的区域及地块,适宜推广秸秆粉碎还田覆盖地表集行(秸秆归行作业,露出播种带)免耕播种作业技术模式,重点解决在秸秆覆盖量较大情况下,免耕播种作业形成秸秆“拖堆”影响播种质量和低温冷凉区地温升温缓、土壤散墒慢等问题。二是高留根茬秸秆还田覆盖地表免耕播种作业技术模式。在低温冷凉区和积温不高的地块,适宜推广高留根茬秸秆还田覆盖地表(玉米收获时高留根茬40-45厘米,上部秸秆直接还田覆盖地表)免耕播种作业技术模式,通过高留茬覆盖还田,减少地表秸秆覆盖量,重点解决地温低、出苗缓等问题。三是秸秆覆盖均匀还田免耕播种作业技术模式。在风沙干旱区和秸秆覆盖适宜区,适宜推广秸秆覆盖均匀还田(收获时秸秆直接还田覆盖地表,留茬高度10厘米左右,秸秆长度30-40厘米,覆盖均匀)免耕播种作业技术模式,通过秸秆覆盖、护土保墒,重点解决春播墒情不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