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流行热的流行病学有哪些?

2025-02-17 08:30

牛流行热,主要侵害牛,以奶牛和黄牛最易感,水牛较少感染。通过吸血昆虫如库蠓、蚊、蝇等叮咬传播,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夏季高温炎热、蚊虫孳生季节高发。病牛多为3~5岁,1~2岁及6~8岁牛次之,犊牛及9岁以上牛少发。6月龄以下的犊牛不显临床症状。肥胖牛病情较严重,母牛尤其是怀孕牛发病率略高于公牛,产奶量高的母牛发病率较高。绵羊可人工感染并产生病毒血症和中和抗体。本病又称三日热,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属于急性、发热性传染病。病牛主要表现为高烧、流泪、流泡沫样口水、呼吸困难、后肢活动不灵活等症状。该病流行迅猛,短期内可使大批牛只发病,呈地方流行性或大流行性,并具有一定周期性,约3~5年大流行一次。病牛多为良性经过,在没有继发感染的情况下,死亡率为1%~3%。牛流行热病毒对热、酸、消毒剂敏感,-20℃以下低温保存可长期保持毒力。

推荐文章